開放式婚姻

人生苦短, 及時行樂。™

「開放式婚姻」等於無拘無束嗎?

「開放式婚姻」或「多重伴侶制」的定義是:「婚姻中的配偶同意彼此結交婚配關係外的性伴侶。」[1]

有些人會定義得更詳細,強調婚姻中的配偶不但同意彼此結交婚外的性伴侶而且認為這並非偷情不忠。補充的這點是很重要的面向,懂得這點,才能真正瞭解以上詞彙的真諦。這類型的關係並不是秘密邂逅,也非不受任何約束的偷吃或約炮,而是伴侶雙方經過仔細思考與討論所達成的共識,而且更重要的是,彼此都接納這種形式為常態。

開放式婚姻有兩種不同的形式:「換夫換妻」與「多重伴侶」。「換夫換妻的動機是出於追求肉體滿足的渴望,透過與婚姻外的對象發生性行為來達成;多重伴侶的動機是出於追求豐富愛情的渴望,透過與婚姻外的對象談感情來達成。」[2]

對開放式婚姻的認知是否人人相同?

經營此類關係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因為伴侶雙方對開放式婚姻的想像不見得相同。一方或許認為這等於開放在婚姻之外獵豔,可以盡情享受成人約會的樂趣;另一方則可能認為這是一段更有節制或謹慎的戀愛關係,要精挑細選對象。

換句話說,無論開放式婚姻或多重伴侶制,都必須以「溝通」為基礎。一段溝通良好的開放式婚姻,指的是伴侶雙方或其中一方有意與他人發生婚外情,而另一方清楚知悉這件事。

伴侶不但知道,也樂於接受,這才是開放式婚姻可行的關鍵。不僅只是知道,還要清楚溝通過,彼此都確實明白對方的想法與感受,這則等式才能成立,否則肯定會產生嫉妒等等的負面反應,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無論是只有一方結交婚外伴侶,還是雙方都有意對外談情,關鍵都在於好好溝通。

經營開放式感情的第一步便是制定基本原則,確保雙方協商出一套可行的做法,也確實掌握彼此的想像。婚姻接下來會如何演變?對外建立的新關係又會如何發展?伴侶雙方必須好好想清楚這兩點,才能開始實踐開放式的感情,並在過程中保持自在。

成功經營開放式感情的基本原則

無論已婚或已經交往很久,若非一開始就採行開放或多重伴侶的形式,如今想要轉換,就必須先訂定基本原則,往後才可能成功經營。英國民調公司 YouGov 和《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3] 在 2015 年 3 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13% 的受訪者擁有或曾經有過多重伴侶,14% 則表示未來會考慮實踐。換句話說,這類型的關係儘管並非人人都適合,仍有不少人選擇投入。

制定基本規則聽起來不怎麼好玩,但離婚肯定不好玩。無論是其中一方先有了開放的想法,或者雙方在差不多的時間產生此念,要經營一段多重伴侶的感情,絕對比普通的單一伴侶婚姻更複雜,需要事先考慮和計畫。

為什麼一定要制定基本原則?因為一旦其中一方無法坦然接受開放式的關係,建立起來的一切都會迅速崩毀。所以如果你重視這段婚姻、重視這段感情,就必須重視原則。

至於哪些原則適用呢?雖然最終取決於你和伴侶的需求,但我們篩選了幾點可以幫助你開始的原則: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經營開放式婚姻,想維繫原本的感情,就必須深思熟慮,審慎待之。然後放輕鬆,好好享受,否則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想實行開放式婚姻,該如何著手?

已婚的你遇見了其他對象,也許是美豔的線上寂寞人妻,或困在無性婚姻中的魅力男子,總之你希望再次見面,不見得要交往,主要是因為你從對方身上感受到無與倫比的肉體吸引力,難以忘懷。但你從未向配偶提起開放婚姻的想法,或者提過,只是不了了之,無論如何,現在你想和配偶認真討論看看。

該怎麼表達你的渴望,說出自己想和婚外對象交往,卻不至於冒犯或傷害伴侶?

第一步:循序漸進

毫無預警就向伴侶拋出這個想法,還希望對方欣然接受,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可能得花上好幾星期、好幾個月,甚至更久才能說服配偶,但如果這段感情得以維繫,那就值得。一開始先試探配偶能否接受開放式婚姻的觀念,別只顧著狂踩油門叫人家答應。

要避免製造會讓配偶反射性拒絕的狀況,一旦產生抗拒的念頭,就很難回心轉意,所以要讓對方慢慢接納這個概念。至於一哭二鬧三上吊或連哄帶騙,效果大概就跟五歲小孩吵著要再買一個填充玩具差不多,保證沒用!

第二步:介紹伴侶認識同道中人

這麼做不是為了用人數壓過配偶,而是為了讓配偶知道你期盼的形式並非完全超乎常理,確實有人實行。就像優秀的小說家不會把想法直接告訴讀者,而是設法讓讀者自己體會,直接告訴配偶為何開放式的感情對你們兩人都好,效果比不上讓他/她親自見聞。

所以如果有對你們都認識的伴侶據說實行開放式婚姻,那你可以試著向伴侶提起這個例子,對某些人而言,這或許正是轉念的契機。

第三步:說明理由

假如伴侶對開放式婚姻的概念還不熟悉,他/她可能會認為你之所以想和其他對象發生關係,是因為你對他/她產生排斥,又或你不過是巧立名目想出軌。所以千萬要講清楚,讓配偶明白你對外尋歡的動機不是因他/她而起。不少人是在婚姻觸礁時才動了改採開放式的念頭,但有趣的是,這其實是最糟糕的時機。開放式的婚姻要成功,有賴伴侶之間堅固的感情基礎。

如果配偶瞭解開放式婚姻會帶給你幸福,甚至讓這段感情更加穩固,他/她說不定就願意「敞開心胸」一試。

第四步:坦誠以對

無論伴侶有任何問題或疑慮,都要盡你所能誠實詳細地回答,別因為對方有問題或疑慮而難過。對許多人而言,開放式婚姻是個陌生的概念,他們結婚或建立永久關係至今從未有過這個念頭,也可能因此對此一想法抱持負面態度一段時間。

所以和配偶討論時如果能坦誠以對,對方才會逐漸明白你的動機不是為了傷害他/她,反而是為了讓彼此同心,更加接近。誠實表達感受,暴露出脆弱的一面,反而會有加分作用,更容易讓伴侶和你站在同一陣線。

從傳統的婚姻形式過渡到開放式婚姻,整段過程肯定不會輕鬆迅速,但如果你深愛伴侶、信任對方,對方也愛你、信任你,凡事就都有可能。

納入新伴侶的訣竅

現在你和主要伴侶已經決定嘗試開放式的關係,下一步便是尋覓新伴侶,有時稱為「非主要伴侶」,完成這個等式。歡迎來到已婚交友的世界!

「主要伴侶」指的是原本的伴侶,你們結為配偶,在各方面享有強力的聯繫,包括財產、金錢、孩子等等,概括而言,你們共組了一個家庭。而「非主要伴侶」則是這段感情的新成員,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為何以「非主要」稱呼?因為儘管新成員不該和主要伴侶並肩齊頭,但也絕非次要。

但這正也是難點所在:好不容易找到非主要伴侶,然而多數人對感情關係的思維仍然偏向傳統,如何在新建立的社會契約中,為每個成員找到能夠接受的定位,是一大挑戰。尤其社會整體而言仍然較為支持單一伴侶制,贊同的力道遠大於其他任何形式,所以如何找到一個各方都能感到自在的平衡,容納關係中的每位成員,是開放式感情的重要關鍵。

要做到這點,唯有靠坦誠溝通。建立開放式婚姻時,這點不僅在主要伴侶之間不可或缺,之於非主要伴侶也同等重要。他們有權利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什麼狀況、有哪些基本原則、涉及哪些對象、長期下來可能會如何發展等等。當然,情況終究會隨著時間變遷,無論非主要伴侶是短暫的炮友,或同屬這段感情的長期成員,誠實皆是上策。

以下還有一些其他建議,幫助你確保非主要伴侶也能覺得自己在關係中受到良好對待:

別忘了,許多人之所以選擇在多重伴侶的關係中扮演非主要角色,是因為好處多多,可以享受一段感情的所有優點,同時免除承諾,也無需承擔缺點。開放式婚姻可以提供非主要伴侶性愛的歡愉及情感的關懷,同時免去長期關係中與自己無關的因素,比如不用每天和另一人一起做出日常事務的決定、不用放棄部分個人自由等等。

無論你決定如何實行開放式關係,最重要的是每位成員都該得到重視,而非只考慮主要伴侶,此外也必須時時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開放式婚姻的真相與現況

開放式婚姻或多重伴侶制,在適當條件下,對不適合單一伴侶的人而言,或許正是終極解決方式。單一伴侶制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然而我們的生物天性不見得總能合乎社會期待,對許多不符框架的人而言,開放式的感情會是可行的辦法。

有趣的是,其實這個概念的歷史並不長。「開放式婚姻」一詞直到 1960 年代才出現,當時研究者使用這個詞彙來形容能夠選擇結婚對象的人[4]。現代比較常見的定義是「配偶其中一人或兩人,在對方的同意下,擁有婚配關係外的性伴侶」,這個定義直到 1972 年才出現在一本妮娜•歐尼爾與喬治•歐尼爾 (Nena and George O'Neill) 合著的書裡,書名就叫做《開放的婚姻》(Open Marriage),很有趣吧!在這本書中,兩位作者提出了類似的婚姻構想,也就是配偶其中一方或雙方可以擁有婚配關係之外的「友誼」。

男人女人是直到 1970 年代才處在平等的地位談感情。今天,性愛革命出現,女性賦權也抬頭,隨之而來便是種種可能性,讓我們的生活不再受狹隘的「家庭」定義所局限,得以活出不同的理想形式。

然而開放式婚姻並未因此大行其道,無論扮演主要或非主要的角色,正在實踐、或曾經實行開放式婚姻的伴侶, 數量依然相當稀少。這現象也是可想而知,畢竟對多數人而言,違反社會常規並非易事,一端是他們想做的,一端是他們覺得「應該」做的,許多人還在苦苦掙扎。

至於那些擁抱開放式婚姻或開放式感情的人,真可說是按照自己的主張過活,這是多麼震撼且令人充滿力量的事啊!對所有性別皆然。

已婚交友應用程式是寶貴的資源,歡迎試用。這個平台可以滿足你個人的特定需求,比如你可以設定「我是女的,想找雙性戀女性加入開放式婚姻」,或如此形容自己:「經營一段多重伴侶的感情,正在尋覓完美男人。」這項美妙的工具將賦予你在網路上公開坦白,解放自我的力量。

來源和參考

  1.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open%20marriage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n_marriage_styles
  3. https://today.yougov.com/news/2015/03/20/poll-results-open-relationships/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n_marriage#History_of_the_term
  5. https://www.nytimes.com/2017/05/11/magazine/is-an-open-marriage-a-happier-marriage.html
  6.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open
  7. https://www.lexico.com/en/definition/marriage
立刻加入數百萬會員的行列,探索各種可能性。
Ashley Madison uses cookies
We use cookies on this site to help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online experience. To accept cookies, continue to use the site as normal.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how we use cookies and guidance on how to manage your cookie settings, please see our Cookie Policy.
免費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