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許多人妻都很寂寞,是真的嗎?在社群媒體和科技發達的現代,伴侶輕易就能聯繫溝通,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寂寞人妻的話題,似乎有些奇怪。不過,問題不在溝通的途徑,而是在溝通本身。我們生活在處處有機會嘗試不同生活方式的時代,溝通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覷。
小威拉德•F•哈爾利博士 (Dr. Willard F. Harley, Jr., Ph.D.) 見過無數沮喪的已婚女性,根據這無數經驗,他寫道:
「我每天面對為婚姻感到極度挫敗的女性,她們往往表示絕望,認為丈夫永遠不可能理解她們沮喪的原因,更遑論做出足夠的改變解決問題。在她們眼中,造成婚姻觸礁的元凶,是什麼也不做、無意解決問題的丈夫。」[1]
婚姻一詞自古以來就與生存利益密不可分。對地球上多數人而言,直到大約一世紀前,婚姻這檔事不過是安排一場利益考量下的結盟,以達成提高社經地位或維護人身安全等目的,自古以來幾乎所有文化下的婚姻都是如此。
《Marriage, a History: How Love Conquered Marriage》一書的作者斯蒂芬妮•孔茨 (Stephanie Coontz) 指出,一 男 一女結合的傳統制度說穿了,不過是刻意安排的結盟,因為這在古代對於生命的存續大有助益。
「婚姻制度極其古老,甚至早於文字記載的歷史。古人將婚姻視為家族間的策略結盟,年輕人無權置喙,某些文化中的父母甚至會讓子女和死去的對象結婚,以鞏固雙方家族的情誼。」[2]
我們快轉到現代,愈來愈多男男女女享有婚姻自由,為了追求愛情、追求相互包容陪伴而共結連理。實行自由戀愛結婚至少半世紀後,我們開始意識到不少科學家和作家早就主張的事:並非人人都適合單一伴侶制,有耐心走過婚姻、解決問題的人,實在不是普通地有耐心。
誠如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寫在書信中的名言:「我確信您也知道,大自然並未賦予多數男人(以及為數不少的女人)專一的本性。」[3]
特此強調,有人婚姻不幸,不代表沒有人婚姻美滿,我們也無意貶低婚姻制度的價值。許多人樂於結為連理,攜手努力,成為彼此一生的伴侶,但無可諱言,單一伴侶制絕非人人都適合。對於不適合的人,道格拉斯•拉比爾 (Douglas LaBier) 在《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撰文,指出婚外情是可行的解決之道。
「也就是說,婚外情能提供踏實的感覺,讓人找回活力。當結束婚姻確實是較為健康的選項時,婚外情也能激發當事人的勇氣,幫助他們勇敢離婚。」[4]
說了這麼多,就讓我們看看幾個女性出軌/偷情的真正理由吧!請先將批判的目光擺一邊,才有客觀討論的空間。
早期研究顯示,同意實行開放式關係/開放式婚姻或多邊戀的伴侶往往對彼此較為坦承,願意誠實說出自己深層的需求。這項研究由巴恩•霍姆斯 (Bjarne Holmes) 率領佛蒙特州查普林學院 (Champlain College) 的研究團隊進行,結果發現坦白的溝通是這一切可行的關鍵。
「這類關係的實踐者會確實相互溝通,溝通到死 […] 不斷討論、不斷協調,時常把自己的感受攤開來講。」 [5]
當然,如果已經處在一段符合保守價值、彼此宣誓忠誠的關係裡,要提起相關話題極為困難,但或許還是值得一試,討論看看 已婚約會的可能性,說不定能挽救婚姻。對許多婚姻而言,多重伴侶 多重伴侶或許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男性、男子氣概在一般人眼中,等同於壓抑孤單的感覺,相對而言,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便是女人能夠輕易表達自己是否與伴侶缺乏交流,還有俗話是這麼說的:缺乏關愛的女人如果都不開口,就表示她已經放棄了。
一項發表於《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的研究發現,男性只要周遭有一大群朋友,就不容易感到孤單,但對女性而言,孤單的定義是缺乏親密的情感交流。當然,親密的情感交流需要花心力、下功夫,才可能成就一段花好月圓的婚姻。
誠如匿名的作者所寫:「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傾向採用群體相關的指標來評估自己是否寂寞,女性則較為注重 [一對一] 關係的指標。」 [6]
因此,處在空洞關係中的女性,撇除離婚,會想尋求一段隱密謹慎的感情自然是合情合理。
講到性慾,每個人天生就有不同的需求。然而人類在群體生活的過程中做出決策,認定性偏好和需求必須受到管束,以單一伴侶制的純粹框框侷限之。
異議者對這樣的限制豎起中指,嗤之以鼻。人自然而然會想探索性愛的各種可能,單一伴侶關係固然是其中一種形式,但是當您陷入單調乏味的循環,一成不變的對象和環境卻迫使您壓抑探索的慾望,此時又該如何是好?這種情況下,婚外情或許是甚為可行的選項,值得採取行動。女性健康的倡議領袖莎姆•薩多拉 (Psalm Isadora) 便曾撰文,鼓勵女性正視自身需求,勇敢探索性慾。
「畢竟慾望是一道光譜,人人體內都充滿自然、原始的渴望。摸索性慾時,無論您喜歡用何種形式展現,最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當您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您得出的真正答案會告訴一些事。」[7]
事實:許多伴侶在過了多年單一配偶的婚姻生活後,床笫早已不再歡愉。然而對於身處無性婚姻的男女,外界似乎總是以雙重標準看待,可以接受男人外遇偷吃滿足性慾,卻要求女人隱忍,不可以對配偶不忠。對於需求同樣無法獲得滿足的已婚女性而言,這待遇未免也太不公平。
男人切記,無法取悅妻子的話,妻子出軌就可別大驚小怪。《Relationup》網站的創辦人與執行長蘭達•米拉德 (Rhonda Milrad) 透過以下文字,說明性生活長期乏味是許多女性外遇的主因。
「不少女人覺得自己落入某種窠臼,生活一成不變,索然無味,談一段新戀情便成為可以提供刺激、提振心情的好方法。」除此之外,米拉德表示,這些女性對伴侶的愛不會因此消失:「婚外情見不得光、偷偷摸摸的特性,還有激情的性愛會刺激荷爾蒙釋放,讓女性心情愉悅,興高采烈。外遇的女性往往會在心中做出區隔,告訴自己這段婚外情無損她們對伴侶的愛。」[8]
《EverydayHealth》網站引述婚姻與家庭關係治療師莎拉•庫克•魯傑拉 (Sarah Cook Ruggera) 的話,指出當婚姻中的女人覺得受到冷落,感受到彼此之間出現距離時,比較容易禁不住外遇的誘惑。「許多出軌的案例都是希望有個能交流情感的對象。」[9]
當然,這個答案的確流於刻板印象,彷彿女人只會感到心靈空虛,完全忽視女人也擁有強烈情慾的事實。但無論如何,對生性較敏感、依賴心較重的女性而言,與伴侶缺乏堅實的感情基礎確實會導致嫌隙產生,一旦人妻滿腹寂寞,誘惑自然會趁虛而入。
俗話說「棄婦的怒火只怕地獄業火也難及。」(Hell hath no fury like a woman scorned.),這個理由無需解釋,就是女人被伴侶傷害,感受到強烈的痛苦與背叛,因而產生的心理轉折。受傷的女人自然會想透過帶有報復意味的外遇來發洩,讓伴侶自食惡果,嚐嚐痛苦的滋味。「ABC 新聞」(ABC News) 在一篇剖析報復性出軌的特別報導中引述比佛利山的性治療師佩蒂•布利登 (Patti Britton) 所言,指出當一段關係風雨飄搖,外遇可能是意圖讓雙方扯平的手段。「憤而出軌很常見,儘管不見得是當事人有意識的選擇或行為。」 [10]
這個理由囊括了上述所舉的例子和行為,既是發洩的管道,同時也是歡愉的來源。部分人士甚至主張性愛簡訊或網路偷情都不算真正的出軌,只不過是為了刺激大腦主掌情慾的部位而已。當然,有了 Ashley Madison® 一類的偷情應用程式,我們多了許多可能性與機會,來摸索並滿足這類一度留白的慾望。專精婚姻與家庭關係的多倫多註冊治療師瑪莉昂•戈茲博士 (Dr. Marion Goertz) 表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是貨真價實的衝動和慾望。「網路性愛往往包含對話及少量的情感,女性因此更容易著迷。」[11]
「幸福的婚姻猶如一場漫長的對話,卻總是轉瞬即逝。」
~ 安德烈•莫洛亞 (Andre Maurois)
總而言之,已婚女性仍有許多需求未被滿足,應當深入探討並加以回應,才能促進社會的福祉。拋開禁忌,放下對婚姻的嫌惡,不帶批判,進行一場真正的對話。